11月15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说明会在三教228召开。教务处处长吴文良就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相关问题做了系统详细的介绍,深入指导同学们申请创新创业计划。
创新正成为个人以及团体谋求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回顾“十一五”项目规划成果,吴文良介绍到,国家及学校共计投资高达735.03万元,我校师生在申请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基本业务科研费专项资金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四项计划中,共计发表论文102篇,申请专利15项,成绩卓著。吴文良还介绍说,明年9月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将在我校举办。
吴文良表示,我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提高了创新水平要求,而且明确了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但吴文良也指出,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素养,“有激情、有热情,但是一动手就犯傻”。因此,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十分必要。
为此,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十大改革措施中明确提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包括:进一步加大对URP、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支持;新建生物、资环、化学、人文、经管、农科类竞赛平台;研究型学院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URP,其他学院进一步扩大覆盖面(50%以上);支持建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建设;创业项目策划与实习实践等。
“‘学费’是一定要交的。”在吴文良看来,大学生创业就如同学习做饭,失误在所难免。学校要允许学生们犯错误,因为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吴文良同时说,允许犯错不等于鼓励犯错,所以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即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少些急功近利,多些踏实积累;注重计划制定和过程体验;常反思,多总结等,期望同学们培养自身的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培养较为良好的创新与创业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大胆创新,敢于创业。
“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和学校都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了更多资源和机会”,在听完讲解后,校团委书记邓淑娟表达了她的感受,她还认为,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创新能力、协作理念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有好创意、好团队、好心态、以及强烈的责任心。
会后,教务处副处长汪小林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
学工部副部长李洋、校团委副书记尤泳、教务处老师赵磊、经管学院老师郭淑媛、科技协会同学以及各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