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大学生在考虑创业!44.42%的人想要借助创业“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主创业,在当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热潮,也成为不少大学生的选择。作为社会上最青春、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群,有人说大学生应该是自主创业的主体,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并不适合创业。那么,大学生到底该不该创业?
数据显示超三成参调者创业目的是“解决就业”
当前大学生创业有多热?在“如果你是大学生,现在的你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的调查当中,有9.81%的参与者表示,“完全没有考虑过”;有69.43%的参与者表示“考虑过”;另有19.06%的人“已经进行创业”;甚至还有1.70%的人表示“已经成功创业”。也就是说,近七成大学生有创业打算,而完全没有创业考虑的人只占不到10%。
那么,当前的大学生为何要创业?从本次调查来看,有36.49%的参调者对于创业目的选择了“解决就业”;17.01%的参与者选择了“获取更多财富”;44.42%的参与者选择“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业内人士分析
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主任王妮娜认为,近七成大学生有创业打算,可以看出这个群体对于创业的热情,也可以看出年轻人的活力。针对不少大学生的创业目的是“解决就业”,王妮娜认为,这是相当真实和可以理解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为就业而创业是一种“生存式”创业。如果说解决就业是最初的出发点,那么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创业的较高境界了。
最大困难是“经验不足”最大优势是“年轻有活力”
那么,当前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和优势是什么?在“对于大学生创业,你认为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中,42.37%的参与者认为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而28.07%的参与者认为是“资金不足”;17.70%的参与者认为是“没有好的创业方向”;而选择“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也有10.36%。
而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优势在哪里?”的多选调查中,有38.68%的参与者认为是“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有10.40%的参与者认为是“专业素质较高”;有32.56%的参与者认为是“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此外,还有17.75%的人看好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能力强”。
业内人士分析
西安市全民创业专家志愿团创业指导老师张伟民认为,应该说这个调查结果在意料之中,也是非常现实的。由于我们的人情社会的现实和教育环境的不足,很多大学生创业都多少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生们要在这些方面“补课”,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现实;而“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的优势,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没有过多的拘束,但要注意的是,“一时的激情不值钱,一直的激情才值钱”。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成创业最重要基础
就大学生这个人群来看,要进行创业须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哪些条件?
在“你觉得作为一个创业发起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的调查中,最被看好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63.77%的参与者选择了这一项;此外,有16.42%的参与者选择了“较好的组织能力”;有13.21%的参与者选择了“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有6.60%的参与者选择了“具有专业知识的背景”。
而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的调查中,“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最被看重,有40.79%的参与者选择了这一项;13.35%的参与者认为是“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17.29%的参与者认为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此外,有17.86%的参与者认为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有10.71%的参与者选择了“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卢山冰认为,创业应该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创业者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做好充分的调研。但他同时认为,创业者应掌握核心资源,否则创业成功概率很低。社会也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被大学生所看重也正是因此,但是社会要真正了解,创业的大学生们需要什么,比如税收优惠看似很好,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甚至连收入都没有,税收优惠就更谈不上了。
近四成参调者创业缺钱会“向亲朋好友借钱”
当前,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信贷政策等,那么,这些举措对于当代大学生创业而言,实质的扶持作用如何?
从被调查者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认知程度并不高,选择“经常关注,很清楚”的仅有9.63%;32.45%的人表示“偶尔关注,比较清楚”;而41.32%的参与者称,“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还有16.60%的参与者称,“一点也不知道”。
同时,参调者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作用看法也一般,认为作用“很大”的仅占到5.84%;认为作用“一般”的却占到40.30%;甚至还有38.61%的人认为“基本没有”作用。而在缺少创业资金时,选择“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的占14.47%;选择“向银行贷款”占24.25%;选择“吸引风险投资”的占9.59%;此外,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的占37.41%;选择“自己积累”的占14.29%。
业内人士分析
王妮娜认为,应该说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四成多的参调者“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可能是政策宣传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王妮娜看来,今后的创业扶持政策,还需要更加通俗化,让大学生们易于理解,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而作为大学生而言,也应该主动学习政策,实际上政策当中有很多机会值得发掘,甚至会提供很多资源。
本报记者韩博强
专家观点
官本位成大学生创业最大“拦路虎”
作为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一族,大学生无疑是整个社会创业的一大主流人群。然而据介绍,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仅为2%,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均为20%。那么,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惑在哪儿?
“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可能是最大的影响。”国际劳工组织专家邓宝山认为,官本位思路成了大学生创业最大“拦路虎”。“事实上,我们的教育长期鼓励学习,最终是让学子们找一把"椅子"来坐,而不是去自主创业。”
此外,邓宝山认为,当前的大学生没有社会体验,缺少对于社会的了解,发现不了问题,也就发现不了商业机会,这也是大学生群体创业难的一个通病。而且,我们的大学生创业往往有些好高骛远,一想创业就想整大的,事实上所有创业成功者都是从卑微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