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家门口找个合适的工作,工资少些我也乐意。”安徽省来安县革命老区半塔镇43岁的农民孙福友在正月初九的春季企业用工暨人才招聘会上告诉记者。虽然年味犹浓,记者看到来安县群众活动中心人头攒动,满载企业招工信息的易拉宝层层排开,每个企业的招聘台前挤满了前来咨询、应聘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
在家乡创业,我们踏实
新安镇岱山村32岁的村民李军和年纪相仿的双塘村村民方庆海当天早早地来到了招聘会现场,不过他们今天并不是应聘的。“我们企业发展前景好,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家持国家级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公司缺少操作工、检验员各50名……”作为公司负责人的他们正忙着给求职者介绍公司招工简章。
“能从四处奔波的农民工成为家乡企业的老板,与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方庆海告诉我们,他和李军先后在浙江柯桥和江苏丹阳务过工,后来两人在来安合伙开起了小作坊,该县县政府建设农民工创业园以后,他们在新安镇和县人社部门的帮扶下,进入了创业园。优惠的政策和园区里水、电、气齐全的便利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一旁李军脸上洋溢成功的喜悦,“在家乡创业,心里踏实啊,能照顾到家人,还能帮助更多的乡亲就业。”
据了解,来安县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首批建设4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厂房面积24460平方米。对入园企业进行驻点帮办,从项目入园至建设期满,各乡镇进行跟踪服务,实行审批、登记、办证手续审批代办制度。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目前,全县入园企业已达16家,所涉服装、玩具、纺织、电子等行业,已实现产值10300万元,交纳税金325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2人。
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安心
从革命老区半塔镇赶来的43岁农民孙福友,在仔细了解多个企业招工条件和待遇后,有着电焊技术的他,最终与一家建筑公司达成了用工协议。“家乡这两年发展快,有这么多企业来招工,工资待遇都还不错,我应聘的这家工资每月是2000-2500元,跟我打工的地方差不多,这下不用往外跑了,家里几亩田,还有老老小小也都有个照应了。”
在采访中,来安县一家本土企业的负责人卓家成告诉我们,“这两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们也逐步改善了用工条件,提高了务工报酬,现在我们企业月工资标准已达2000-3000元,包吃、包住,住的地方还安装了空调。想通过这些吸引员工,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招聘会现场,活跃着的还有一群年轻有生气的高校毕业生。从安庆师范学院毕业已经一年的女大学生孟璇,原打算到外地找工作,令她没想到的是,今年招聘会众多的岗位给了她很多选择的机会,“不想走了,只是我觉得有四家企业都挺适合我的,待遇都挺优厚的。”
牵好线搭好桥 政府责任
作为安徽的东大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安县近年来用工需求日益旺盛。而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有资金技术积累的外出务工者,不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用工需求,习惯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或在家待业。
来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工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创业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悉,来安县春季用工招聘会已举办七届,与往届相比,此次的招聘会呈现出本土企业多、岗位多等特点,参会人员达28000人,达成就业意向6800人。县人社部门表示,招聘会后,将加强企业用工和返乡创业者的跟踪服务,做好长久的帮办,加大用工的督查,督促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等各项工作,维护好劳务者合法权益,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积极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宽松的创业环境。